2024年,我国数据要素行业发展迅猛,政策体系逐步健全,市场规模快速增长。报告指出,我国数据产业规模从2020年的1万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25%,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7.5万亿元。
政策方面,我国数据要素政策经历了机制建立、制度健全和探索实践三个阶段,从2019年首次将数据列为生产要素,到2022年“数据二十条”明确四项基础制度,再到2023年“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为数据要素创新应用指明了方向。
此外,数据资产入表成为行业热点,截至2024年10月底,共有54家上市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入表,入表金额合计达10.94亿元,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交通和传媒行业。
报告进一步剖析了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共性路径,总结出“三化”路径——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本化。数据资源化是将无序数据转化为有价值的数据资源,数据资产化通过确权、交易等方式实现数据的经济价值,数据资本化则通过数据资产入表、质押融资等方式进一步释放数据价值。
公共数据价值化以“数据资源化—数据资产化—数据资本化”为路径,通过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方式强化数据供给。企业数据价值化同样遵循“三化”路径,形成了数据衍生品、数据工具、数据服务等多元化产品形态,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业务升级。
最后,报告提出了促进数据价值化发展的思考和建议,包括健全数据要素制度体系、做大做优数据资源供给、打造数据空间平台体系、规范公共数据授权运营、落实“数据要素×”行动以及加强数据安全保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