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社会零售商品品类的表现来看,2024年1月至10月期间,整体社会零售消费品呈上升趋势,其中通讯器材类、娱乐用品类、粮油食品类同比增速靠前,增速分别为12.2%、11.5%、9.9%。
2024年1-10月,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1%。烟酒类商品作为传统消费品,具有较为稳定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节假日和庆典期间,烟酒类商品的销售往往会有显著提升。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酒类商品的线上销售渠道逐渐成熟,特别是一些限量版和高端产品,通过电商平台能够更好地触达目标消费者。
一、中国啤酒市场饱和,年产量逐年下滑
受市场饱和和消费结构的变化影响,中国啤酒产量持续下滑。2014-2020年中国啤酒产量持续下滑,2014年,中国啤酒产量达到近十年顶峰,约为4,936万千升。随着市场饱和和消费结构变化,2019年中国啤酒产量已跌至3,765万千升。
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消费场景进一步减少,尤其是餐饮和娱乐场所的关闭,对啤酒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2020年中国啤酒产量跌至谷底,产量下滑至3,411万千升。
2021-2023年:啤酒产量逐步恢复。2021年,产量回升至4100万千升。2022年,进一步增长至4200万千升1。2023年,啤酒产量达到3555.5万千升,同比增长0.3%。
二、啤酒行业需求承压,季节性特征明显
2024年1-10月中国啤酒产量累计达2,536万千升,同比下降6.1%。2024年,啤酒行业整体需求承压,餐饮消费和天气因素对啤酒消费产生了较大影响。2024年第三季度,啤酒产量同比下降4.4%,与2024年第二季度的下滑幅度相当。
其中6月、7月啤酒产量达358.6万千升,为2024年啤酒产量最高点。由于啤酒常为低温或常温饮用,与即饮场景相关,第二、三季度由于气温较高,为传统消费旺季,而气温较低的第一、四季度则为淡季,淡旺季波动明显。
三、消费场景拓展,情绪消费成刚需
啤酒的消费场景以往集中于聚会、应酬这类传统社交场合,不过当下也有诸多新场景正逐步兴起。伴随 “早 C 晚 A” 这一流行生活模式的风靡,诸如夜间音乐节、烧烤摊、露营地、小酒馆、街边路旁等地,皆成为年轻人寻觅快乐、宣泄情感的热门场所。
借助啤酒舒缓情绪已然成为一种风尚。啤酒所带来的并非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在于它能为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愉悦,无论是纾解压力与焦虑,还是在高兴之际畅饮一番,诸如此类与情绪相关的消费诉求正持续拓宽啤酒消费的边界。
四、啤酒消费观演进,适度饮酒成趋势
据知萌趋势调研表明,近九成消费者在每次饮用啤酒时,其数量通常处于1至5瓶(听)的区间范围,并且有超过六成消费者秉持适度饮用、浅尝即止的饮酒习惯。
在当前健康消费理念广泛流行的大背景下,多数消费者着力追寻少量且适度的啤酒饮用模式,啤酒消费已然从往昔单纯的 “开怀畅饮” 过渡至如今更为注重品质与适量的 “精致品味” 阶段,即从 “您要喝好” 逐步迈入 “您喝好点” 的新时期。
五、啤酒消费新风貌,量到质的开始转型
知萌趋势调研数据清晰地揭示出消费者在酒饮消费态度方面已产生深刻变革,从注重 “量” 的积累逐步转向对 “质” 的执着追求。具体数据表明,多达 30.3% 的消费者明确宣称在畅享啤酒时会将品质视为关键考量因素;
高达 59.7% 的消费者深切认同拼酒的时代已然落幕,即便少量饮用,也必定优先抉择高品质的啤酒产品;更有 61.7% 的消费者直言愿意为那些具备卓越品质与精美外观设计的啤酒慷慨解囊,支付更高的价格溢价,以换取更为优质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