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范围内,制造业正经历着一场以创新、节能为驱动力的转型,这一转型的核心在于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装备的应用。如何运用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装备等来降本增效,以应对更新快速的庞大市场,已成为制造企业面临的核心课题之一。
企业为了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一致性,同时满足柔性生产的需求,正越来越多地引入协作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以其安全、易用、灵活、低投入和快产出的特点,成为提升制造企业全球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016 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首次针对协作机器人发布了工业标准 ISO/TS 15066,开启了协作机器人发展元年。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
发展助力人工智能产业的爆发,工业机器人行业开始迈入 2.0 新时代,人机协作、人机共融成为市场主流趋势。由于整个协作机器人市场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各厂商大多处于产品打磨、试错、解决方案优化阶段。
2018-2020 年全球协作机器人销量规模来看,协作机器人市场迈入调整期。受到全球经济和贸易环境变动的持续影响,尤其是汽车、电子等行业下行的波及,全球协作机器人市场增速大幅放缓。
2021 年,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渐稳定,疫情开始进入常态化阶段,下游需求迅速爆发。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并拉动整个全球协作市场实现突破式增长。 2022-2023 年全球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地域冲突、供应链吃紧、美元加息等都对下游投资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终端缩减自动化投资的背景下,协作机器人凭借灵活部署、提效降本的优势,解决了许多制造业企业的柔性自动化改造难题,市场增速虽有放缓,但仍保持良好增长。
未来随着制造业智能化及柔性化生产的不断演进,协作机器人技术迭代升级及下游行业应用的不断拓展,人机协作将成为下一代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之一而越来越受到市场的追捧,未来增长速度和成长空间都十分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