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根据预测,自动驾驶汽车产量将从2020年的300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414万辆,2026年的837万辆。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前景如何?
2022年9月19日,韩国国土交通部公布“出行方式革新路线图”。根据路线图,2025年起自动驾驶公交车将投入运行,到2027年将完成四级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的商用安全标准和保险制度的制定。另外,城市空中交通(UAM)将从2025年起投入商用。
自动驾驶是车辆通过车身布置的传感器,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并做出控制决策,包括纵向和横向组合控制,纵向主要控制车速,横向主要控制方向。自动驾驶过程主要包括信息采集、处理和执行指令三个阶段。
其原理是自动驾驶汽车通过布置在车身的雷达、摄像头等传感设备,对周围环境进行探测,采集周围行人、车辆位置、速度和加速度、车道线等信息。将信息传送到ECU进行分析、计算并做出控制决策,然后将决策传送到发动机/电机管理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实现车辆加速、减速和转向操作。
自动驾驶系统可分为感知、决策和控制三个层面,其中决策层主要依靠机器视觉、深度学习、传感器、高精度地图和车联网等技术协同合作,对感知层传来的路况和车况数据进行认知和判断,形成实时的行驶指令,并将指令传达给控制层来实现驾驶行为。
基于对人类驾驶员操作借助多少的程度,国际上将自动驾驶分为L0到L5共六个级别。其中L0为无自动化,L5为完全自动驾驶。目前行业内主要厂商已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少数顶尖厂商正在攻坚L4级别。
从2009年起,Google、百度等科技巨头进入自动驾驶领域。我国自2015年起持续推出引导自动驾驶发展的相关政策,意在推动交通发展提高质量效益转变。
在2019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交通运输部总规划师王志清表示交通运输部将从三个方面推动自动驾驶:一、加强协同合作,优化政策供给,出台自动驾驶顶层设计文件;
二、夯实发展基础,公关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技术,推动交通设施数字化;三、开展试点示范,建设自动驾驶示范路、示范区,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等为节点,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运用。
自动驾驶作为当下汽车行业最为前沿的技术,也是人工智能的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无论是美国、中国,还是欧盟、日本、韩国;无论是谷歌、百度,还是福特、通用、宝马等都加快在汽车自动驾驶领域的布局。谷歌独立子公司Waymo、通用Cruise、Uber等世界知名的自动驾驶汽车研发企业,技术领先,代表了最前沿的自动驾驶技术。
“十三五”期间,随着国内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成熟,商用化进程不断加快。对整个产业而言,除单车应用成本的显著提升之外,从L1-L4级别的智能驾驶功能全面渗透为汽车产业,未来将会带来极大的市场机会,整个产业预计将会保持较快的速度发展。
2020年,国内汽车产量达到2522.5万辆,乘用车产量达到1999.4万辆,自动驾驶汽车的产量达到300万辆,乘用车市场自动驾驶汽车的渗透率达到15%左右。
根据IHSMarkit的报告,中国乘用车市场L2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系统的渗透率,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4.2%。按照目前15%的渗透率,2021-2025年,渗透率5年增长19.2%,平均每年3.84%,增长十分可观。
根据已有数据,可以预测2021-2026年中国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乘用车的产量。2015-2019年数据来看,我国乘用车的产量在2100-2480万辆之间,在2017年达到高峰之后,产量是稳步下行的,2019年回到了2015年的水平。
而2020年由于受疫情影响,下滑较为明显,跌至2000万辆以下。抛开202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乘用车市场未来几年将呈现出一个比较平稳的走势,中间或有小幅波动。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随着我国疫情的逐步控制,乘用车行业逐渐回暖,上半年全国乘用车总产量为984.0万辆,同比增长26.8%。按照2021年全年20%的增长率来计算,2021年乘用车产量有望达到2200万辆。根据预测,2021-2026年乘用车的产量是基本稳定的,2200万辆左右。
根据预测,自动驾驶汽车产量将从2020年的300万辆增长到2021年的414万辆,2026年的837万辆。2026年比2021年的数据翻了一番。
随着人工智能商业落地的推进,各层级的市场规模在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显示,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为3031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略高于全球增速。其中,核心产业市场规模超过1500亿元,预计在2025年将超过4000亿元,2030年有望超过10000亿的规模,未来中国有望发展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场。
本文地址:https://www.baogaozhiku.com/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