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大趋势如下:2023 年货币政策在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市场总体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将更侧重于增强信用传导效应,更注重支持小微企业。
根据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2022 年全年我国财政目标赤字率 2.8%、低于 2021 年目标赤字率 3.2%,但如考虑到经济增速下滑、财政收入偏弱而政府部门宏观杠杆率在 2022 年三季度持续增加至 49.7%(较一季度增加 2.5%),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财政政策保持了必要的支出强度。
根据财政部公布的《2022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计算,2022 年我国全年一般公共预算赤字 33700 亿(其中的中央赤字 26500 亿、地方赤字 7200 亿),政府性基金预算赤字32500 亿(其中的中央赤字 4000 亿、地方赤字 36500 亿),二者分别对应一般债计划发行 33700亿、专项债发行 36500 亿。
考虑地方政府债务压力以及“减税降费”的空间与效应,预计 2023年财政总体支出强度仍不弱于今年,但将主要依赖于提高目标赤字率、扩大中央赤字、增加中央财政贴息、保持地方专项债稳定等一揽子政策组合。
货币政策坚持“稳健”且要精准、有力
会议提出明年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同时指出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
2022 年,央行分别在 4 月 25日、12 月 5 日央行两次降准、合计下调 50 个 BP,MLF1Y 利率在年内也呈下行趋势。整体来看,货币总量供应整体偏宽松,货币强度指数(=基础货币*流动乘数)处于高位水平、贷款利率处于低位,但在 M2 增速持续走高的同时,社融规模增速却呈现走低态势,社融与 M2 增速差扩大,意味着部分资金未进入实体经济、信用传导效应偏弱。
相比较而言,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自主性、精准性优势更为凸显,支农支小的再贷款、再贴现、抵押补充融资,普惠小微贷支持工具、碳减排支持工具,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科技创新、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等专项再贷款工具,“先贷后借”直达的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一系列结构性政策工具对于微观主体的金融支持获得感更为直接和有效。
因此,我们预计,2023 年货币政策在与其他政策配合,保持市场总体流动性合理充裕的同时,将更侧重于增强信用传导效应,更注重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结构性性政策工具;同时,考虑到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对于防范金融经济风险的重要性,预计针对房地产需求端的金融支持政策会持续推出。
本文地址:https://www.baogaozhiku.com/8299.html